展會名稱:第八屆中國國際供應鏈與口岸物流博覽會(或2026成都物流供應鏈展)
舉辦時間:2026年4月22日-24日
舉辦地點: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
展會定位:作為西南地區供應鏈與口岸物流領域的標桿性展會,聚焦國際供應鏈協同、口岸經濟創新及多式聯運技術升級,構建覆蓋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跨洲際商貿合作平臺。
二、核心展區與展品范圍
國際物流服務:展示中歐班列承運商、跨境電商平臺、國際貨運代理等,重點呈現蓉歐快鐵“一干多支”網絡布局及白俄羅斯鐵路物流合作項目。
物流技術裝備:涵蓋新能源貨運車輛、智能托盤管理系統、無車承運平臺、自動化倉儲設備、智能物流機器人等,如京東物流無人倉調度系統、未來機器人VNSL14托盤堆高式無人叉車等歷史展示案例。
多式聯運系統:整合鐵路、航空、公路運輸資源,展示中歐班列多式聯運方案、中吉烏鐵路物流通道規劃、亞歐跨境卡車航班合作項目。
智慧物流與綠色物流:設置冷鏈技術專區、智慧交通創新板塊,展示醫藥冷鏈監控平臺、無人駕駛物流車、物聯網追溯系統、低溫倉儲技術等解決方案,推動新能源城配車輛占比超40%,托盤循環共用模式覆蓋率提升。
口岸經濟與跨境電商:分析口岸通關便利化改革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新實踐,探討跨境電商物流、國際冷鏈及糧油加工交易平臺等新興業態。
三、同期活動與論壇
第十屆亞歐多式聯運物流發展大會:聚焦中吉烏鐵路對中亞供應鏈的重構、中俄跨境冷鏈運輸優化等議題。
第七屆中國國際航空物流與雙鏈論壇:探討航空貨運標準化建設及跨境醫藥冷鏈解決方案。
第二屆口岸經濟發展大會:分析口岸通關便利化改革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新實踐。
智慧物流與綠色物流技術研討會:展示物聯網追溯系統、自動化倉儲設備等前沿成果。
冷鏈物流創新峰會:探討醫藥冷鏈監控平臺、跨境冷鏈運輸包裝解決方案。
四、國際參與與合作
參展國家:預計吸引40余個“一帶一路”國家企業參展,波蘭、哈薩克斯坦等國設立國家館,俄羅斯鐵路物流公司、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等連續多屆參展。
國際合作項目:通過“中歐跨境卡車航班合作項目”“亞蓉歐國際冷鏈產業園”等案例,推動國內班列平臺與中西亞企業專項對接,促成國際貨運代理、跨境電商平臺與制造業貨主企業的深度合作。
政策與產業聯動:聯合中國口岸協會、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等機構,發布《中國航空物流樞紐發展指數報告》《中歐班列多式聯運成都倡議》等權威成果,為行業提供決策參考。
五、技術趨勢與創新
綠色物流:新能源貨運車輛占比超40%,氫能源運輸設備、低溫倉儲技術等成為展出重點。
智慧物流:物聯網追溯系統覆蓋率達38%,智能分揀機器人、無人駕駛物流車等設備廣泛應用。
冷鏈集成技術:醫藥冷鏈監控平臺、跨境生鮮預處理中心等創新模式亮相,推動冷鏈物流標準化、智能化發展。
舉辦時間:2026年4月22日-24日
舉辦地點: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
展會定位:作為西南地區供應鏈與口岸物流領域的標桿性展會,聚焦國際供應鏈協同、口岸經濟創新及多式聯運技術升級,構建覆蓋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跨洲際商貿合作平臺。
二、核心展區與展品范圍
國際物流服務:展示中歐班列承運商、跨境電商平臺、國際貨運代理等,重點呈現蓉歐快鐵“一干多支”網絡布局及白俄羅斯鐵路物流合作項目。
物流技術裝備:涵蓋新能源貨運車輛、智能托盤管理系統、無車承運平臺、自動化倉儲設備、智能物流機器人等,如京東物流無人倉調度系統、未來機器人VNSL14托盤堆高式無人叉車等歷史展示案例。
多式聯運系統:整合鐵路、航空、公路運輸資源,展示中歐班列多式聯運方案、中吉烏鐵路物流通道規劃、亞歐跨境卡車航班合作項目。
智慧物流與綠色物流:設置冷鏈技術專區、智慧交通創新板塊,展示醫藥冷鏈監控平臺、無人駕駛物流車、物聯網追溯系統、低溫倉儲技術等解決方案,推動新能源城配車輛占比超40%,托盤循環共用模式覆蓋率提升。
口岸經濟與跨境電商:分析口岸通關便利化改革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新實踐,探討跨境電商物流、國際冷鏈及糧油加工交易平臺等新興業態。
三、同期活動與論壇
第十屆亞歐多式聯運物流發展大會:聚焦中吉烏鐵路對中亞供應鏈的重構、中俄跨境冷鏈運輸優化等議題。
第七屆中國國際航空物流與雙鏈論壇:探討航空貨運標準化建設及跨境醫藥冷鏈解決方案。
第二屆口岸經濟發展大會:分析口岸通關便利化改革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新實踐。
智慧物流與綠色物流技術研討會:展示物聯網追溯系統、自動化倉儲設備等前沿成果。
冷鏈物流創新峰會:探討醫藥冷鏈監控平臺、跨境冷鏈運輸包裝解決方案。
四、國際參與與合作
參展國家:預計吸引40余個“一帶一路”國家企業參展,波蘭、哈薩克斯坦等國設立國家館,俄羅斯鐵路物流公司、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等連續多屆參展。
國際合作項目:通過“中歐跨境卡車航班合作項目”“亞蓉歐國際冷鏈產業園”等案例,推動國內班列平臺與中西亞企業專項對接,促成國際貨運代理、跨境電商平臺與制造業貨主企業的深度合作。
政策與產業聯動:聯合中國口岸協會、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等機構,發布《中國航空物流樞紐發展指數報告》《中歐班列多式聯運成都倡議》等權威成果,為行業提供決策參考。
五、技術趨勢與創新
綠色物流:新能源貨運車輛占比超40%,氫能源運輸設備、低溫倉儲技術等成為展出重點。
智慧物流:物聯網追溯系統覆蓋率達38%,智能分揀機器人、無人駕駛物流車等設備廣泛應用。
冷鏈集成技術:醫藥冷鏈監控平臺、跨境生鮮預處理中心等創新模式亮相,推動冷鏈物流標準化、智能化發展。
聯系方式
聯系人:楊晨
地址: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
電話:18217217340
傳真:上海振貿會展有限公司
地址: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
電話:18217217340
傳真:上海振貿會展有限公司